道教医家之按摩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,按五行之相生、相克、相承、相侮之关系确定人体器官组织之性质,再以五行生克制化之规律决定施用之手法与部位。
如人体之五脏属性为:心属火,肝属木,脾属土,肺属金,肾属水。
按摩中之摩揉对较轻之力作环形运动,作用于体表,影响肺,故性属金。
推抖作用于经脉,多直行,影响于心,故性属水。
拿捏作用于肌肉,以较大之力作上下左右之运动,影响于脾,故性属土。
点按多以较深之力作用于肌肉筋骨之深处,影响于肾,故性属水。
弹拨多以中等力度作用于筋,影响于肝,故性属木。
按摩与导引、针灸的关系
导引、按摩、与针灸虽属不同的养生和治疗方法,但三者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。
有的道书署名“导引法”,实多为(或包含)按摩法;而有的道书署名“按摩法”的,又多为(或包含)导引法。
导引为配合呼吸吐纳之肢体运动,按摩时常与咽津、行气、存思等相结合,其特点为折按皮肉,捷举手足,与导引非常类似。
按摩与导引等术的作用一样,虽不如道书所云能致长生,但确有除病延年的效果。因按摩可使毛细血管扩张,使静脉血液回流加快,提高各组织间氧的利用率,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,加强肌肉纤维活动能力,帮助淋巴运行,从而使全身经络疏通,气血调和,阴阳平衡而达到扶正祛邪、除病延年的目的。
按摩与针灸亦有着紧密联系,按摩之循经取穴、经外奇穴、子午流注等均从针灸理论而来。但针灸主要为一种机械之外力刺激,其刺激可通过针或灸达到人体经络较深之部位,但其刺激之变化甚少。按摩则可用多种手法与技术使外力以多种方式作用于人体,不仅有刺激作用,更多的则是促进患者肌体产生各种运动与变化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